今日快讯——江苏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动态播报:
淮城街道恩来社区:游园闯关闹元宵 国粹艺术名家——姚晓友 淮安经开区:欢欢喜喜闹元宵 同心聚力启新程 史志军顾坤调研推进交通工程建设和枢纽业态发展工作 金梅花香 中文情长——写在2025第四届国际中文朗诵大赛即将起航之时 明天,淮安人请提前半小时出门! 淮城街道夹城社区举办凝心聚力 蛇年乐“宵”“遥”活动 流均镇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猜灯谜活动 沈晓红赴岔河镇、朱坝街道调研 颜复调研推进城建交通重点项目建设 卢志文:以读为锚,守望教育文明原乡 | 致辞 献血无碍健康 救命大爱无疆——淮安市一院600名医护人员无偿献血超18万毫升 招考公告! 明天21时53分,淮安将迎来~~ “不忘初心 激情施河”2025现代教体装备产业交流会圆满举行 ——以创新之火点燃教体装 “不忘初心 激情施河”2025现代教体装备产业交流会圆满举行 ——以创新之火点燃教体装 “干”字当头,共创、共享、共赢! 14℃!要下雨了! 恭喜淮安这两个区! 事关开学!淮安市教育局重要提醒! “金梅花奖”盛赋 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视频会议召开 许昆林出席并讲话 淮安区10名干部正式任职通知! 明确了!淮安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间! 淮安市民宗局赴淮安区调研民族工作! 团圆清江浦,童趣闹元宵!元宵节亲子活动开始报名啦! “灵蛇舞动·墨彩生辉”——诗联、书法爱好者联袂贺新春(诗词九) 淮安区举办2025年淮商大讲堂暨新生代企业家报告会 干字当头、奋勇争先,确保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8℃!有严重冰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

国粹艺术名家——姚晓友

发布时间:2025-02-13 16:53:56 来源:今日快讯

         

  镜头人生

  ——记中国著名摄影师姚晓友

  随着世界图像时代的到来,影像越来越成为人们感知世界、理解生命的重要方式。以至于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如是说:“照片能刺穿人的内心。”要知道,世界图像时代来临之前,能够享此殊荣的只有文字。

  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中,姚晓友走上摄影的道路,无疑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当然,更幸运的是,他的镜头人生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已开始,迄今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

         




  1975年,即将离家远行的姚晓友和家人在老家的县城里,拍下了平生第一张全家福。这张照片随后被他带到了淮安,成为他异地求学生涯中特殊的慰藉。想家的时候,就拿出来端详,照片给姚晓友的第一感觉是亲切。

         

  初二下学期,部队的一名宣传干事来到清江中学,手里拿的海鸥牌照相机让姚晓友充满了好奇。只是,在那个贫乏的年代,买一台红灯收音机都是极其奢侈的事,何谈相机!直到读高中时,姚晓友利用暑假做了一个月瓦工,又向家里要了点钱,终于拥有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正式开始了镜头人生。

         

  姚晓友创作不喜欢走模式化的道路,而喜欢剑走偏锋,张扬个性。面对同样的拍摄对象,他总爱选取别人不注意的角度和高度,哪怕是刨地沟、爬树梢、上电杆,也要找到最佳的取景位置。有一次拍海鸥蛋,他半身悬空,让朋友在后面拉着双脚,才找到了满意的角度。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从石头上坠落到海里,危险之极。

         

  姚晓友摄影生涯最初的辉煌是在部队写下的。1979年入伍后不到一年,他就有3幅照片在解放军报发表,并因此入了党。那时,他有机会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手中的设备也成了单反机;那时,他常常一个人在暗房洗照片,热得裤子拧出水来……

         

  令姚晓友终生难忘的一次经历是在2002年。他和几个影友一起到江西山区采风。车子开进了深山老林,几个人只顾着拍照,等结束时却发现没了油,手机又没有信号。没有办法,姚晓友只好请向导下山买汽油,而他们则在原地呆了一天一夜,直到向导把汽油背到山上。

         


  随着业务的日益精进,姚晓友越来越不满足于新闻纪实摄影,开始有意识地向艺术摄影转型。“战友们休息了,我就躲在暗房,或者裹着军毯用手电自学摄影。”姚晓友至今仍经常回味自学摄影时的艰难与充实。

  其实,部队条件再差,毕竟有基本的设备器材,有一个心无旁骛的学习空间。1985年退伍到了地方之后,姚晓友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部队生活的珍贵。没有了部队的条件,买器材要钱,外出采风要钱,与微薄的工资相比,摄影的不菲开销几乎让他望而却步。

         

  多年来,姚晓友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再高的山也要一步步爬上去,绝不坐缆车。在他看来,尽管这样的采风不啻于冒险,但收获却非同寻常,因为风景不只在高处,更在攀登的途中。“累了,不想走了,看看身边那些坚强的挑夫,又会振作起来。”姚晓友说,艺术是要让人精神焕发的,摄影家自己首先得充满精神,充满阳光。

         

  1986年,刚刚加入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的姚晓友来到深圳采风。在深圳的半年间,他走遍了这片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感受着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冲击。“就从那时,我决心‘左手抓商业,右手抓艺术’,走商业和艺术并进的发展道路。”姚晓友的这个选择既有着现实的考量,又包含着对艺术的执着。

         



  从深圳回来后,姚晓友费尽周折把工作调到了清河照相馆,走上了半艺半商的道路。1996年,在许多人尚不知道何谓工作室的时候,他又离开清河照相馆,成立了全市第一家摄影工作室,并且郑重地命名为“晓友”。用自己的真名命名工作室,是姚晓友以诚待人的写照。他说,在公众面前,要做一个透明的人,随时接受监督。

  工作室的成功给姚晓友带来了物质上的回报,也让他有了更好的条件从事艺术摄影——在他的心中,永恒不变的是对艺术的追求。

         














  是的,在姚晓友的心中,摄影一定要追求唯美、阳光、向上,也正因此,他不喜欢抽象,而特别偏爱拍出对象的精气神来,让纯美的影像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小圈子里的摄影作品固然好,有思考有个性,但毕竟远离了社会大众。”姚晓友的骨子里流淌的仍然是传统的血液,希望艺术和文章一样,能够“文以载道”。

  从事摄影40年来,姚晓友早已是国家高级摄影技师,获得的国家级、省级大奖更是数不胜数,他的晓友摄影工作室也是越办越红火,近期又新开了一家专业儿童摄影会馆。

  前面的道路越来越宽阔,但姚晓友还是那个姚晓友,他还在痴心地用镜头捕捉着真善美,以坚定的姿态书写着自己的镜头人生。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刘健,手机15951267999 苏ICP备2024101405号-1

运营机构:淮安区焦点传媒工作室,法人代表: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