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讯——江苏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动态播报:
淮安区河下街道穿运村:聚焦“一老一幼”重点群体 开展扶老助幼文明实践活动 淮安这个村,“红”得辣眼 区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全体 (扩大)会议召开 淮安要下雪了!雷暴大风!最高降温20℃! 淮安区河下街道螺蛳街村开展“倡移风易俗 扬文明新风”文艺演出活动 一线传真 | 河下街道穿运村:健康义诊进社区 扶老助幼暖民心 省人大常委会领导走访我区部分省人大代表并开展生态环境调研 全市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聚焦“四个统战” 打造“翔宇同心”统战工作品牌——2024年全市统战工作综述 淮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未成年人“新学期 新机遇 新成长”宣传教育活动 一线传真 | 车桥镇:分类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摄影家姚晓友,以独特视角展现淮安河下古镇的繁华 民进淮安市委会赴清江浦区基层委员会开展调研 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定了!2025年重点整治这八类网络乱象 刚刚,2025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人大代表王强众:坚守初心使命 践行代表职责 春风化雨润心田——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孙少华一行来淮安区调研 万众朝龙盛典总结表彰大会在淮安区下关顺利召开 2025年2月23日下午,楚韵之声艺术团奔赴淮安区山阳街道罗伶社区进行慈善慰问演出! 江苏省省管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 下降5-7℃!小雨夹雪!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来淮调研 -5℃!小雨夹雪! 淮安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召开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赴淮安调研,参观陈铎会客厅 三次降温!三次降水!最新气候预测来了→ 淮安市工商联召开2024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淮安这个村,“红”得辣眼

发布时间:2025-02-27 19:39:37 来源:今日快讯

  村,是什么?

  是你蹒跚学步,听蝉鸣蛙鼓的地方,

  是你祖祖辈辈,种下梦和希望的地方,

  是你万水千山,只留下背影的地方,

  是你近乡情怯,望炊烟升起的地方,

  是你的乡愁在地图上无限浓缩,最后到达的那个地方……

  淮安这个村,“红”得辣眼

   “淮安红椒”,江苏首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它的核心产地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黄码镇大李村。小小红椒,辣中带甜,大李人靠它种出了好“丰”景。


 
大李村地处古盐河北侧,建村史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彼时,古盐河漕运兴旺,百姓沿河而居,渐渐成村,又因多数人家姓李,得此村名。背靠古盐河,按理说大李人的日子差不了。可长久以来,谈起此地,十里八村的人都习惯性称一声“穷大李”。穷,根子恰恰在水。大李村党总支书记李步权说,大李村虽然靠河,可土地高低不平,落差能达五六米。这种地势,高处缺水,长不了稻,低处坑洼,年年受淹。别的村稻麦收两季,大李村只能收一季。

  为改变现状,20世纪80年代,大李人自筹资金兴修水利,但怎奈力量有限,收效甚微。到2005年,村集体非但没“余粮”,反而欠着100多万元的外债。“那时候最怕过年,兜里没钱,只能厚着脸去镇上‘化缘’。”对当年的窘境,李步权记忆犹新。“化缘”只解一时渴,致富还需谋长远。2006年,大李人不再埋头受穷,开始抬头“看天”。一方面,村里向上争取资金,建泵站、疏水渠,解决灌溉瓶颈;另一方面,村民尝试种植红椒,建大棚、上规模,探索致富新路。村民严顺美是其中之一。十几年前,他尝试种植三亩多红椒,形如牛角、色彩鲜红的红椒一上市,供不应求,收入翻了好几番。见严顺美鼓起了口袋,其他村民纷纷效仿。村“两委”则瞅准时机,请农业专家下地指导,让种植不愁;联系收购商上门采购,让销售无忧。双管齐下,红椒种植产业在村里迅速铺展开来。

  

  在外打工的村民谢成明也回村承包了20亩地种红椒。“一年赚个十多万块,虽然起早贪黑吃了不少苦,但比打工强。”谈起现状,谢成明乐呵呵地说。如今的大李,大棚种植户达100多户,连片红椒种植基地有近千亩,成了远近闻名的农业强村。林茂盛,凤凰来。这些年,淮安市农科院、淮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园、淮安市蔬菜研究所、清江浦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等纷纷落户大李。原因无他,背靠产业好搞科研,交通便利好运输。一时间,大李从种粮歉收地,变身“香饽饽”。资源集聚,好处不言而喻——大李村农户得以第一时间获得优质种苗,近80名村民得以在家门口产业园打工。

  

  “何止这些。”李步权告诉记者,几年前,一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也落户大李周边,“现在,咱村种红椒,源头有优种,周边有市场,可以说顺风顺水,啥都不愁。”路子对了,面貌新了。这几年,富起来的大李村拆破建筑、疏浚河道、安装路灯,民生实事一桩桩一件件,这些基础设施又进一步引来投资、壮大产业。“里子面子都要有,质量产量都要高。”谈起未来,李步权踌躇满志地说,村里投资建设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即将投产,将对红椒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同时,不断拓展葡萄、草莓、黄瓜等新品种,丰富种植品类,做大设施农业,变“一片火红”为“五光十色”。

       

  供稿:淮安日报社

【责任编辑:刘 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刘健,手机15951267999 苏ICP备2024101405号-1

运营机构:淮安区焦点传媒工作室,法人代表: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