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心田——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孙少华一行来淮安区调研
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孙少华(右一)一行在关天培小学调研。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2月18日,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孙少华一行来淮安区调研考察慈善文化进校园工作,对淮安区慈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淮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建引领、广开善源、上下联动,不断开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徐镱轩,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戚锡生,市慈善总会会长赵洪权、常务副会长沈在宏、秘书长李海波,区委书记颜复、区慈善总会会长王国权等参加了活动。 当天下午,孙少华一行来到淮安市关天培小学调研慈善文化进校园工作。在关天培小学慈善文化广场,孙少华一行被如火如荼的爱心义卖活动吸引驻足。他亲切询问孩子们义卖善款的用途规划,并亲身参与捐赠200元。在听取学生代表介绍后,孙少华高度评价学校将慈善实践融入德育的创新模式,指出爱心义卖践行慈善教育理念,以慈善文化教育人、启迪人,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高度契合。 关天培小学有着深厚的慈善文化底蕴,它的前身是淮安籍银行家谈荔孙等人于1926年捐款创办的“江北慈幼院”。学校历经百年,虽数易其名,多次迁址,但慈善文化根脉历久弥新,“爱满人间,善行天下”的慈幼精神始终植根于师生血脉之中。 随后,孙少华一行深入学校慈善文化教育阵地,通过实地观摩与互动体验,全面了解“杏坛播爱”孤残儿童关爱项目、“水滴基金”助学工程、“慈善文化节”品牌活动及“爱心超市”物资循环系统的创新实践等慈善特色育人成果。慈善文化教育体验馆内,小讲解员以专业素养讲述慈善历史与故事;慈善大讲堂上,师生围绕“慈善无大小人人可参与”展开热烈讨论;天培童声合唱团献唱原创慈善歌曲《爱一直在路上》,更以艺术形式传递向善力量。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学校慈善教育专题片,审阅《弘扬慈善文化传承仁爱基因》工作汇报。孙少华指出,慈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学校持续做好慈善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慈善教育常态化机制,寓教寓爱于践行,让学生从小种下慈善的种子。要更好发挥慈善公益的社会治理效能,强化慈善组织自身能力,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并欣然写下了“弘扬慈善文化,培育一代新人”的留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写下了:“推进慈善进校园、进课堂,培育向善爱心,弘扬行善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的留言。 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孙少华一行参观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 淮安市新安小学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9年创办的一所省级实验小学,也是著名的少年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的母校。1935年10月,该校14名学生组成“新安旅行团”,以文艺为武器,宣传抗日救亡。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关怀指导下,“新安旅行团”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历时17年,行程5万余里,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份,努力为争取抗战胜利、全国解放作贡献。新的时期,该校秉持“以新旅精神为典范,为师生成功而奠基”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小好汉”成长教育,全力打造“红色文化、绿色成长、金色童年”的校园文化。2021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希望你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刻苦学习,树立理想,砥砺品格,增长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来到新安小学,孙少华一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小学少先队员重要回信,参观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认真聆听情况介绍,不时驻足观看,从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深刻感受“新安旅行团”不怕艰苦、以文艺为武器唤醒民族救亡图存的光辉历史。他希望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弘扬好新旅红色基因,坚定培养拥有“四个自信”(梁张 黄丁) |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