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讯——江苏综合信息门户网站

动态播报:
央视《新闻联播》丨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史志军: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史志军走进江苏广电总台《两会e事厅》 镜阅淮安区 | 畅游古镇 3/9 淮安区领导督查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花样巾帼 向美而生:淮城街道闸口村庆“三八”活动精彩纷呈 光明日报专访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代表 淮安区政府十八届第35次常务会议召开 淮安区博里镇开展“巾帼芳华绽风采 法治花香暖人心”主题活动 淮安区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 淮安区淮城街道鱼市社区开展“巾帼力量 芳华绽放”——致敬“她”力量 朱桥镇开展形式多样的“三八”妇女节活动 信长星在江苏代表团小组会议上指出 以挑大梁的实际成效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淮安引发热烈反响 淮安区老年大学银发红志愿者 举行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7周年纪念日活动 “缅怀伟人忆初心 传承精神担使命”——纪念周恩来诞辰127周年“敏之杯”乒乓球公益活 淮城街道鱼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活动 传承红色精神,共筑时代新人——河下街道镇海村举办周恩来同志诞辰127周年纪念活动 淮城街道新城社区开展“纪念周恩来诞辰127周年”活动 淮城街道夹城社区开展“学习伟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 淮安市清江浦区爱的奉献公益社在清浦街道龙江社区广场成功举办“学雷锋做志愿,服务改革 王纯高给周总理送茶馓的往事 淮安: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 今天,缅怀周恩来总理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史志军:以实干实绩交出高质量跨越发展的过硬答卷 《文化馆:以诗歌朗诵弘扬雷锋精神》 《勺湖社区:以诗歌朗诵追忆周总理,汲取奋进力量》 淮城街道六珠社区:学习楷模周恩来  践行嘱托建新功 镜阅淮安区 | 击鼓朝龙 3/4 刘建洋出席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 顾坤调研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史志军走进江苏广电总台《两会e事厅》

发布时间:2025-03-09 20:52:11 来源:今日快讯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特别报道《两会e事厅》全媒体访谈。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走进演播室。他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的要求,主动在全省“挑大梁”中科学谋划淮安发展,不断扩大在江苏经济大盘中的份额、贡献更多的高质量发展增量,努力争当“重要阵地”的生力军。

  

  “挑大梁”是总书记对江苏的一贯要求,今年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又提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这给我们推动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淮安践行总书记殷切嘱托、更好展示“象征意义”的应有之义。

  我们将认真落实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主动在全省“挑大梁”中科学谋划淮安发展,不断扩大在江苏经济大盘中的份额、贡献更多的高质量发展增量,力争到2035年,经济总量占全省5.5%、人均GDP达到或略超省均水平,努力争当“重要阵地”的生力军。

  积极巩固“基本盘”

  全力开辟“新赛道”

  在淮安有“三句话”共识,就是“工业没有突破,谈发展就是空话;项目没有突破,谈贡献就是虚招;科技创新没有突破,谈未来就是空想”,这三句话贯通起来,也是回答了怎么抓产业创新的问题。这两年,我们坚定不移强工业、攻项目、抓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地支撑了发展,去年,淮安的GDP在前三年年均增长7.1%的基础上,又增长了7.1%。

  一方面是积极巩固“基本盘”。我们坚持先立后破,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去年,淮安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企业数量达到了全国第五,新增省级绿色园区数量达到了全省第四。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加速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促进传统产业持续向中高端迈进,进一步夯实产业创新的底座。

  另一方面是全力开辟“新赛道”。近年来,淮安积极布局培育“三根丝”“新三样”等新兴产业。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培育壮大“35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建链延链、壮大规模,确保今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同时,科学谋划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做到既不盲目跟风、也要保持战略主动。

  无论是巩固“基本盘”,还是开辟“新赛道”,最终都要落到具体项目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筑牢项目“压舱石”。目前,淮安在建的34个50亿元以上项目,都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项目,为我们推动产业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在继续深化龙头型重特大项目攻坚的同时,我们提出要更多在“专精特新”“小而美”项目的引培上下功夫,新招引的科技型项目占工业项目的比重要力争达到60%以上,以项目的“高质量”提升产业的“含新量”,更好培育新质生产力。

  建平台 强主体 促转化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这一方面,淮安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经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尤其是在政、产、学、研、用的协同上,我们形成了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去年,省委提出要“助力提高苏中苏北地区创新浓度”,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主动出击、创造条件、掌握先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全市域的创新浓度,全力打造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建平台。淮安现有各类科创平台载体100多个,其中包括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9个省部级实验室。我们将建强用好这些重大的创新载体,进一步增强科教产业园全市“创新之核”功能,结合深化宁淮科创走廊合作,提升科创载体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水平,更好助力科技企业培育、产业创新发展。

  二是强主体。淮安的科技企业梯队正在日益壮大,去年新增高企186个,是前两年的总和。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对内”我们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鼓励引导更多企业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对外”我们深化双招双引,推动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同步建设、同步招引,使更多“专精特新”项目和企业落户淮安;同时,依托“人才飞地”等工作帮助企业破解紧缺难题,不断壮大科创企业队伍、提升企业科创能力。

  三是促转化。淮安与多个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设立了总额8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10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以及10亿元的人才创投基金,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科创成果转化。我们将积极牵线搭桥,推动校企利益捆绑、深度合作,深化科创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促进更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成果在淮安落地转化,形成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

  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与企业共赴美好未来

  这几天,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都多次谈到如何来推动保护企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这是一个热门词。两会结束后,淮安的营商环境、支持政策会更进一步。同时,也希望朋友们到淮安来看一看,淮安有非常好的营商环境、投资政策,我们希望淮安不光有你的落脚地,也有你快速成长的空间。

  近几年,淮安在“新春第一会”以及一些重要的场所,都邀请优秀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在主席台第一排就座,也就是让“C位”。去年,我们还以人大立法形式设立了“淮安企业家日”,也是要表明:企业和企业家始终是淮安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我们将全面贯彻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深入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理念,深化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四最”营商环境,精准优化政策、精细落实政策,让来淮投资的企业家享有“在家的感受”,让淮安在外的企业家充满“回家的愿望”。

  我们也衷心期盼更多朋友“淮”揣梦想、“安”心创业,与我们一同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刘文 杨佳芳】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版权声明

刘健,手机15951267999 苏ICP备2024101405号-1

运营机构:淮安区焦点传媒工作室,法人代表:刘健